运河汤汤,不舍昼夜。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它是世界上延续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催生了众多因势利导的工程实践,实现了南北资源的大跨度调配。直到今天,中国大运河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和水利功能。
2024 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履约20周年。
6月7日,“生生不息大运河”——浙江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在省非遗馆负一楼临展厅开展,本次展览也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亮点活动之一。
本次展览旨在全面展示杭州市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呈现大运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图文、影像、实物、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示大运河非遗的文化生态、代表性非遗项目、非遗转化衍生产品,以及非遗与旅游、研学等优秀案例成果,推进区域内“产城乡、人文景”的深度融合。
大运河,也是一条流光溢彩的丝绸之河。杭州丝绸练染业曾经倚河而立,因河而兴,取运河之水,染江南春色。发展至今,喜得宝丝绸仍然践行着行业的传承使命,值此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的契机,喜得宝丝绸用“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在丝绸上深入地展现大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讲述运河文化故事。
本次展览展期一个月,让更多人看见世界运河明珠,让世界爱上千年运河!
小关